人本教育理念与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06 15:30:32

点击下载

作者:黄信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本教育理念与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人本教育理念与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试读:

前言

人本主义要义是“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或“以人为尺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与“科学主义”相对的西方哲学思潮。它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对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迅速发展,推动了学科分化和社会分工更细密化,加剧社会专业化的同时加深了个人发展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对“科学主义”盛行的西方现代社会弊病提出了批判,对当今中国社会正步入现代化具有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因其科学性、革命性、前瞻性成为中国步入现代社会主流的指导思想。

关于理念一词,《辞海》对之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本书中的“教育理念”可以理解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现代大学教育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近代以来的过分专业化教育的后果加剧了大学教育中的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滑坡。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能够全面发展的条件,于是重视人需求的充分满足、重视个人发展的全面性、重视人的主体性等成为时代思潮,这对大学教育理念也提出革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就是以人为核心,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历史和现实,改进和创新教育,把满足和引导人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要,作为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把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育的着力点;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把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教育工作的目标。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既要教育人、引导人,也要关心人、帮助人。这些理念,从新的战略高度明确重申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鲜明地提出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具体地阐述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方法和途径。这些理念对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更新以往的育人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国家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主题是做人的工作,关注人的发展,在新时期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行动指南,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做好人的发展工作相结合,充分尊重人,调动和发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人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就是以人为核心,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历史和现实,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把满足和引导人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把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把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思想政政治工作的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表现出理论与实际的背离、教育本身与人的疏远、教育主体的单一、教育内容的狭窄、教育方式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片面化和单一化,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价值取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对统一人们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个人价值实现的途径多样化,社会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大学生思想复杂,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惑,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新育人理念的确立,标志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话语、主要育人观念已经或正在发生微妙而又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正在向以人为本的教育转变。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一直是困惑思想政治教育界的难题。多年来,作为高校育人“首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受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的关注,出现这种问题的症结,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度没有摆正“人”或者“学生”的位置,具体表现在重教育者的主导性,轻学生的主体性;重共性教化,轻个性培养;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认同和服从,弱化了个人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和价值追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亲切感和说服力,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开会、做报告、读上级文件,形式单一,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一些教育者习惯于居高临下,教学往往进行简单的机械灌输,常常导致受教育者的反感,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走过场”,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现状。

我国民族地区是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4%以上,而且大多位于祖国的边疆,是我国同其他国家联系的重要门户,经济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较中、东部地区落后,宗教信仰、宗教氛围浓厚,民族风俗习惯各异。在民族地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等而具有特殊性,其教育途径、方式、内容也就有与中国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性。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认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抓住其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本书力图通过对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深入解读,探讨如何推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观念的革新,进而实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即实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服务工作创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民族地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环境的创新。从而解决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针对性的难题。这也就是本书之主旨。

本书共有3编12章,主要内容为:

第一编,人本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介绍了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内容,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诠释了人本教育理念,重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举措。

第二编,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阐释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归纳,包括归纳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则;指出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心理和宗教情结,正确处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长期性与实效性的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三编,人本教育理念对创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结合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5个方面的创新:创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服务工作;创新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现代传媒平台占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营造民族地区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校园环境。第一编人本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演进

从人类思想史上看,“以人为本”思想源远流长,一直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探寻处于不同背景下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代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人本教育理念有极大的帮助。一、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思想(一)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古代历史各家各派文人墨客的思想著作中常常有所记录,在历代王朝治国执政中也有所体现。“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在中国,“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源头。古代的人是以“民”的形式出现的,在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尽管迄今学者对“民”早先的身份和地位尚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民”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在先秦时代的国家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周武王认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是最早记载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最早源头和典型表达。它包含两层意思: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可亲不可畏,根本稳定国家才能安宁;人民是国家和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离开人民国将不国。

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明确提出过“以人为本”,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固国,本乱则国危。”“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这里把“以人为本”看作是建立和巩固帝王霸主之业的根本原则,认为成就霸王的事业首先要重视人才,把人的关系理顺了,国家才能稳定强大;若不重视人才,国家就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能否取得民众的信任是诸侯取胜的关键。当时,出现思想上百家争鸣的盛况。孔子从“爱人”的思想观点出发,提出“仁者爱人”“节用而爱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其后,儒、道、法各家都倡导“以民为本”。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人学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爱民”和“尊贤”两个方面。孟子的“保民”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他说:“君行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其中最为现在人所熟知的是“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对民众重视的思想,还可以从他把人民、土地和政事视为诸侯的“三宝”而得到确认。在孟子看来,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置”的,只有人民是不变的,民心之向背是政权能否稳定的关键和基础。这是一种明显的“民本”思想。荀况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人君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

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将儒家学说推到政治前台,主张施仁义、行仁政,而施仁义、行仁政的主要内容就是爱民,即:“民者,国家之所树而诸侯之所本也,不可轻。”贾谊通过儒家“仁”与“礼”的观点,为汉朝提出了一个“仁以爱民”“礼以尊君”的忠君爱民的儒家式的政治统治模式。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在治国方面主张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他积极听取大臣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见,认为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统治阶级才能够巩固期统治地位。到了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黄宗羲提出了“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观点,强调统治阶级要多多关注民众的利益。

上述观点都认为,人民在国家中应处于重要地位,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人的思考和重视,体现了以人民为本位的思想。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基于国家危亡的角度,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对人民的统治,把民众看作国家的对立面,认为民众的力量可能会对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造成威胁。所以,统治者要顺民意,得民心,否则就会出现官逼民反。“民本思想”从维护统治的对立面表现了对人民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重视,对维护国家统治秩序和减轻人民负担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客观上也起到了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二)中国近代的人本思想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西方民主思想也随之传入中国,带动了民本思想逐步向民主思想转换,民本思想开始发生质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西方的侵略和清王朝日趋衰败的双重挑战。为了达到“攘外安内”“固本宁邦”的政治目的,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大都本能地从民本思想这里寻求摆脱内部危机和战胜强敌的法宝。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具有个性解放性质的思想,主张恢复、重建人的主体性,关怀、重视人的物质和情感需求。龚自珍、魏源等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是人本主义者,他们都肯定了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龚自珍把被纲常伦理淹没的个人提高到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位,突出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魏源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制度以及政要措施的目的在于维护人的存在与发展,“法必本于人”,“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他们肯定了人的感性欲求的合理性,指出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还进一步提出重视人的内在感情需要的观点,认为“情”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遏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都有很强的民本观念,但是这与传统的民本思想不同,他们经过与西方文明的接触,逐渐领悟到人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社会的根本。郭嵩焘通过对西洋的考察,开始认识到各国富强的根基在民众,民富则自然国强。王韬也反复强调人的问题,主要是人的素质问题,认为在洋务事业当中,人是关键,“富国强兵之本,系于民而已”。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还表现出了对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的肯定和向往,他们认为这种政治体制如果能够为广大的民众阶层所运用,并为自己服务,政治自然就会清明,国家自然就能繁荣富强。郑观应指出,中国有必要设议院,但其逻辑前提还是在人,“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伴随着甲午战败、洋务运动失败、戊戌变法失败等一系列的事件,那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们逐步认识到国家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是国民素质之间的竞争,比政治改革更根本的问题在于国民性的改造。严复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认为人群之间的激烈争斗中,只有那些适应生存竞争的强者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提高人群的竞争能力、提高个体的自身素质非常重要。严复还提出了民族强弱兴亡系于民力、民智、民德的思想,认为只有国民的这三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国家才会有竞争力,才有资格自存。梁启超则反复阐述了国民素质决定国家命运的观点,把改造国民当作救国的最根本道路。他强调个体人的价值及自我发展的意义,认为只有个性发达,人的才华才能充分发展,各尽其能,各尽其才,整个国家才会发达,社会才会进步。他还指出了自由、独立对于人的重要意义。

孙中山是近代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孙中山早期对“民”的认识,带有较强的阶级感情色彩,更多的是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他想通过“重民”来谋求民富国强之道,因为民富,国则强;民贫,国则弱。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进一步,他将“民”的范围从农民扩展到不做官的知识分子;同盟会成立后,他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孙中山晚年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不仅标志着他一生中在政治上的伟大转变,也表明他对民众力量有了新的认识,从重民转变到依靠民众的力量。孙中山先生的民本思想既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精华的继承,同时又突破了传统的民本思想。二、西方的人本主义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人本思想(或者说以民为本思想)产生的背景完全不同,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以人为本”的真正提出源自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专制主义与宗教神权的统治,采用了以“人本主义”思想反对“神本主义”思想的斗争形式,以此为资本主义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辟道路。费尔巴哈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衣钵,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人本主义”的哲学口号。自此以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成为19世纪以来,甚至直到今日依然流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社会思潮的起源。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和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和尺度,把人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或最高问题。第二,高度肯定、彰扬人的价值和自由,并以此为理论研究的最终目标。第三,主张从一种先验地被规定了的特定人性和个人出发去说明社会历史和文化现象。第四,强调人的非理性精神因素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否定和贬斥理性、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五,主张通过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去实现个人的发展,通过弘扬人性的内在要求去实现对社会的改造或促使社会人道化。第六,主张个人本位人生价值取向。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提法,正是在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本质上是对人本主义思潮精练和概括的表述形式。

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反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神权的进步作用,而且至今仍然在反对恐怖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反人道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中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人本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兴起,真正开启了人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人本主义者从尊重人的本性出发,宣扬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强调民主、自由与平等,推崇人的理性权威,这些都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然而,这种社会思潮因为受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抽象性、理想化和片面化的烙印,特别是它忽视人的社会本质,仅仅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本质,个人主义色彩浓厚,其实质是一种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人性论,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成为一种口头宣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差别。西方人本主义脱离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具体历史条件,把对人的研究转化为一种孤立的、个体的研究,它不是普遍地研究具体的人及其活动,而是注重个人;它不是一般地注重个人,而只是注重个人的本能、意志和心理等非理性方面的东西。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无论叔本华、尼采,还是萨特、弗洛伊德,都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一些西方哲学家和文学家也常常通过不同的方式鼓吹资本主义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如叔本华的“每个人都想一切为自己”,尼采的利己主义是“繁殖后代现象最美丽的花朵”,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论,萨特的“他人就是地狱”,杜威的新个人主义等。西方人本主义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观点。它不是通过具体历史和社会实践来观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如果以人为本思想的主旨仅仅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本,那无疑仅仅是把人当作“生物人”或者“动物人”。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往往过分依赖个人利益的满足和物质条件的完善等外在激励手段,缺少运用正确的文化手段帮助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举措。

因此,我们倡导在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绝不是像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那样,仅仅把人看作有生理需求的自然人,而是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只有把以人为本的重点放在人的理想信念方面,才能抓住人的根本”。如果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强调以人为本,就可能会使一部分人出现理想信念淡漠、信仰发生危机等,那将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若任其发展,势必会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历史上关于人及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的最科学、最全面、最深刻的理论成果。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形成的毛泽东思想的人本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本观是在中国文化和实践条件下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丰富、发展,在基本精神、原则上是一脉相承的。(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1.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1)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阐释

马克思认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即为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不是马克思哲学语言中的一个简单说法,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旧哲学以“人本身”来研究人,有别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却通过人与社会的互动,在社会联系中研究“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属于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他的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途径消解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

A.“现实的人”的社会性。社会中的人的生命活动即是人的“关系”,它属于社会,也是组成社会关系的一个部分。社会中的人的生命活动是属于社会的,所以说人的“关系”也属于社会。虽然人作为主体所进行的生命活动表现出的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但他们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关系都是社会的产物,而他们所进行的生命活动的过程都是在结成的社会性群体条件下,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社会性是活着的人的根本属性。

B.“现实的人”的历史性。“现实的人”不仅具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也有其历史性的一面,这是因为我们不可能脱离人的社会性去理解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那些已有的旧哲学所使用的忽略历史进程去考察人的方式,是存在根本缺陷的。以这种方法得出的单个人所固有的属性是脱离历史过程的属性,“人类历史”存在与发展是以有生命特征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的,人的本质的表现会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一切旧哲学所不能理解的,它们都是以非科学的态度去理解人的存在方式以及形式。马克思说,人的本性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改变的。

C.“现实的人”的实践性。“现实的人”不仅具有其社会性、历史性,更具有其实践性。马克思认为,人是处于社会之中不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所从事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衣、食、住以及其他必备的资料,也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考察“现实的人”,是将其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并将其置于社会关系中来考察。这双重的标准使马克思对人能有更为全面并完整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对于人的考察的客体性与主体性。社会实践通过人这一主体的实践活动,既改造变革了对象,又改造并不断地完善了人的本身。马克思对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是实践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

A.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是作为类的存在物,我们研究人的本质就必须研究人有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据和特性,研究人的本质离不开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人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的需要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他生物的需要更多地体现为自然性的一面,而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不断地劳动实践。人本身通过劳动而进化,不仅如此,人的其他各种类特性也是人通过劳动形成与发展出的。一方面,人以及人类社会是由人通过劳动而创造的,人与人类社会是经过了自然界长期发展而来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即是劳动,人通过劳动改造客体。

B.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源于人类,人的本质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单指社会关系的某个方面。这是因为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因此,当我们综合了解并分析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才能了解人的本质,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一切社会关系源于人类,一切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为人的本质。“总和”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加法,马克思认为,所有的社会关系之间是相互作用并存在联系的,社会关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们研究人,就离不开对社会进入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来考察人的本质,从而提出了这两个论断。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并不自相矛盾。只有贯彻实践活动与社会关系的统一,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质。

C.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也有着个体本质。每个作为个体的人都以其独特的个性存在于类社会群体当中,他们都是类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人的自我独特性标示着人是具有个性的存在物。因此,就自我独特性而言,人才能得与区别于其他人。人在空间上具有唯一的属性,人也是不可替代的,是独一无二的。由于这些属性,决定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个人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每个个体的人都因为他的这些属性而使自己具有不可取代的个性与价值,我们也就不会抹杀人的个体存在的独特性,而将其等同于他人或者湮没于社会中。

总之,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所体现出的人的类本质、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体现出的社会本质以及单个人本身的自我独特性体现出的人的本质统一即为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描述,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哲学基础。(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表述中提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即是所有人的全面发展,而实现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

A.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重视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社会中的人的需要体现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经济生活条件的高度依赖。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人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的需要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他生物的需要更多地体现为自然性的一面,而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产生了自然性需要,还产生出人的精神需要。社会关系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人的社会关系体现为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这就决定了人的需要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出的,是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同时,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和社会关系本身也会成为人的需要,因此,这种本质力量也会随着人的需要的愈发丰富而变得更为充实。

B.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条件下,个人能力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两方面:其一,由于社会分工形式的不同,个人可以通过不同的生产实践活动来发展,从而实现个人的本质力量,也就能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个人的才能获得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其二,个人能力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影响,体现为社会分工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不是由人自身自觉自愿去完成的分工,这就导致了个人会因此被长期固定在唯一的分工形式范围之内,人们只能在某一个单一的岗位领域或者某个固定职业上发展,某一个单一的岗位领域或者某个固定职业上所造就的能力会显得片面,片面而单一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这就意味着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即是人的本质,社会关系决定人,每个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中其他人的发展,社会中其他人总是或多或少与每个个人直接或者间接地联系着。人的社会关系体现为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社会关系的发展也终究通过人的发展来体现。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相异化的普遍性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才会更加丰富,社会交往也由此变得更加普遍,社会关系也更能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将经历一个社会关系愈发丰富,社会关系更加全面,社会关系更加充分的历史过程。

D.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将“自由个性”定位为人的个性。不难看出,人只有做到自觉才谈得上自主,只有人的自主才谈得上人的自由,只有人得到了自由才存在人的个性。马克思提倡人的自主性发展,而自主性对于人这一主体来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以及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的例证。人的自主性发展、人的自主活动否定了劳动异化,它体现了人在社会活动中支配着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人的自由也同时体现在对于自然、对于社会以及对于人自身的影响。2.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主要特征(1)批判性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已有的资产阶级人本思想,一直是辩证地去看待。对于资产阶级人本思想,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总结出了如下见解:其一,马克思就资产阶级人本思想中“天赋人权论”这一理论误区进行了揭示。“天赋人权论”认为人所享有的自然权利,是与人本思想发展的历史事实相冲突的,尽管它具有在其诞生之初即体现出来的革命性,然而它的缺陷却也是一目了然的,即人本思想不是所谓上天赋予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天赋人权就是自然权利。“天赋人权论”并无科学根据,忽视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人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活动,才逐步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上天赋予的。其二,马克思就资产阶级人本思想的实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随着资产阶级各民族的兴起,资产阶级所强调的平等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和内涵的理解、对人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还是对“人”的理解的思维方式都有着鲜明的特征。资本主义在产生之初,它的制度性的现实与其人本理想就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享有权利的只有处于少数部分的资产阶级,而处于大多数的无产阶级他们只有劳动的义务而丝毫没有权利。这就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的人本是以违背处于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意志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的第一条即是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它保护的却是处于极少数的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处于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一无所有,也自然没有什么可保护的。同样,资产阶级宣布了各种人民可以享有的自由权利,而事实表明,这些也只是停留在文字或者法律中,不平等也常常会被资产阶级标榜成平等,所谓的自由权利工人是享受不到的,这些自由权利实际上更多的只是资产阶级的一种特权。(2)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之初,就不是脱离现实,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空头理论”,而是具有很强革命性、为了社会变革旳理论。马克思长期致力于武器的批判,这在于理论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只要掌握了理论,就会变成物质力量。不同的哲学家在解释世界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而问题的关键却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与改变有否。马克思为了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他终生奋斗于革命运动之中。1848年,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发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一直身处革命的中心。随后,马克思出现在第一国际的成立到巴黎公社的营救的过程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时至今日,马克思的这句话仍然响彻云霄。马克思同时致力于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他的人本思想成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人本思想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马克思渴望与追求消除人的异化,同样也渴望与追求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得到回归。马克思迫切的渴望与追求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以及全人类的自由,也就突出体现了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革命性。(3)实践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方式即是劳动与实践,劳动与实践即是人的本质。人的劳动实践的结果促成了人的社会关系,而人的社会关系又是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生存生活的条件。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生产实践与劳动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关系的确定离不开自身的劳动与实践。马克思总结为:不存在有抽象的脱离劳动的人,也不存在没有人参与的劳动,人是实践的主体以及承担者,人在社会中即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的。第二,“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以人类的自觉活动为前提的,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自主创造过程,历史就是人通过劳动创造的过程。所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是主体。第三,人在社会实践中,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离开了自然,人的生活、生产实践就无法进行。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是自然长期发展出的产物,人类必须与自然友好相处,离开了自然,人类也就生存不下去了。人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而自然在被改造、被利用的过程中不断地服务人类。第四,人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继而与自然构建了和谐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就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去不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实践成为衔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纽带,人的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为了自身的需求,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超量掘取自然资源,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对立。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的社会实践要克服盲目性,必须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证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4)前瞻性

前瞻性一般是指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前瞻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既立足于当时所处的时代,又用深远的历史眼光展望未来,找到了人类解放和自由发展的道路,看到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为人类的奋斗目标点亮了一盏明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都要走上摆脱对人的依赖关系和对物的依赖关系,消灭阶级对立和奴隶般的社会分工之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前瞻性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并没有过时,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德里达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二)毛泽东思想的人本观

毛泽东思想的人本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结出的第一个丰硕果实。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化”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人本观。1.毛泽东思想人本观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思想人本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内容体系。毛泽东思想人本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依靠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观;树立群众观点的公仆观;向人民群众负责、照顾人民利益的群众观等。(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用中国式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进行提炼和总结而提出的。它是毛泽东思想人本观的核心理念,集中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人本观的精髓。

1939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 〈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使用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他认为孔子的理论是“勇于压迫人民,勇于守卫封建制度,而不勇于为人民服务的”。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为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做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系统地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首先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还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生死观:“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宗旨意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上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进一步详细论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新中国成立后,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而且把它作为对一切工作人员的要求写进了中国的根本大法——宪法。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对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写入了宪法。(2)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依靠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观

毛泽东思想人本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充分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观。1927年,毛泽东就已经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看到了群众运动特别是农民运动的重要作用,称其为“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毛泽东在对广大人民群众历史地位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人民战争理论。毛泽东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对人民的压迫,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毛泽东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民心和民力的对比至关重要,“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毛泽东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因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945年5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广大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多次强调人是第一宝贵的,认为应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3)树立群众观点的公仆观

毛泽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群众观点,做人民的公仆。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毛泽东曾经对群众路线做了十分精辟地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代表人民群众掌权、执政的广大党员干部能否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至关重要。毛泽东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毛泽东重视在党员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贪污腐败、严惩贪污腐败,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提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求党员干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掌好权、执好政。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4)向人民群众负责、照顾人民利益的群众观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集团利益,它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要向人民群众负责,要照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各种需要。1945年,毛泽东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础,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坚强的后盾,中国共产党人做起事情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就能够不怕牺牲,对人民群众敢于负责、勇于负责。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非常注意照顾人民群众的各项利益,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增加人民群众的福利。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统筹兼顾,既要照顾国家、集体利益,又要照顾个人利益;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2.毛泽东思想人本观的特点

毛泽东思想人本观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使原属于西方文化谱系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化”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理论成果。毛泽东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结出的丰硕果实。毛泽东思想人本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有鲜明的特点。毛泽东思想人本观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人民解放论、人民主体论、人民主权论和人民取向论等几个方面。(1)人民解放论

毛泽东生活的时代,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广大人民处于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境地。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致力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但都没有成功。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肩上。因此,人民解放的历史主题凸显在毛泽东思想人本观之中。关于如何解放人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毛泽东刚开始并不主张进行流血牺牲的暴力革命,而是主张和平改良。他经历了一系列的“试错”之后,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苏俄的道路,实行暴力革命,“以暴制暴”。因此,毛泽东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日益增强,直至成为毛泽东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的无产阶级解放、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这些理论契合了中国当时时代的要求,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提供了现成的理论武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进行的一切革命活动都是围绕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来进行的。毛泽东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根本目的,而暴力革命、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统一战线等都是手段,它们只是实现人民解放的手段。因此,人民解放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贯穿于毛泽东人本思想的一根红线。如果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人本观只是实现了广大人民政治上的解放;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则致力于广大人民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解放。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晚年的探索出现了失误,但这种人民解放的情怀是贯穿于毛泽东一生的。(2)人民主体论

毛泽东思想人本观的特点还体现在人民主体论上。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力量。毛泽东人本思想的人民主体论表现为对中国传统唯心史观的超越,对广大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认知;毛泽东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中间蕴含的巨大力量,认为必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进行革命和建设,从而形成了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因此,毛泽东思想人本观不仅理性认知与把握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且善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主体论是对中国几千年传统价值观的颠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根本上说还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为帝王将相们更好地“驭民”服务的,因此从根本上说是把广大人民群众当作工具,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主体、当作目的来看待的。毛泽东人本思想的人民主体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当作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和目的来看待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而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3)人民主权论

毛泽东思想人本观在政治上体现为人民主权论。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权问题,即政权由谁掌握、权力如何分配、权力由谁监督、权力如何运行等方面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提出了人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