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知识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6 16:30:57

点击下载

作者:涂同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知识篇)

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知识篇)试读:

编者的话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从战略全局对统筹人与自然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和全社会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动员。美丽中国,承载着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便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劲臂膀。建设美丽中国,恰逢其时。“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的作者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前沿阵地,以全新的视觉,洞察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趋向,全力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大海中的90个专题分别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之《概念篇》、《知识篇》、《实践篇》。“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之《概念篇》从偏重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概念的角度阐述了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生态适应、生态效应、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足迹、生态赤字、生态污染、生态灾难、生态危机、生态破坏、生态入侵、水生态、水污染、生态哲学、生态规划、生态保护、生态工程、生态恢复、生态补偿、生态体验、生态消费、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生态公民29个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之《知识篇》从偏重生态文明建设最新知识的角度剖析了农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金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民族生态学、文化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生态型、生态现代化、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进化、地球生态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30个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系列”丛书之《实践篇》从偏重生态文明建设最新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生态农村、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畜牧业、生态农场、生态水利、生态林业、生态城市、生态交通、生态社区、生态学校、生态建筑、生态住宅、生态型造景、生态厕所、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包装、生态染色、生态示范区、农业生态园、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商务区、原生态旅游、生态庄园经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义、建设美丽中国、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30个专题。

本套丛书采用专题解读的形式编写,逻辑推理,重点突出,内容完整,内涵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生态文明的重要辅导材料,也可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参考读本,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参与者的必备书籍。

在本套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整理、参考或引用了百度等网络媒体及相关文献和技术资料的内容(未作专门注明),也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受水平所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作者2012年11月25日

导论

1.生态与文明

(1)生态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包括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也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事物等均可冠以生态修饰。(2)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类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300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2.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300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证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和承受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亟需建立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1)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阶段。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多层含义:一是在文化价值上,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使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基础的文化意识。二是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需求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三是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2)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其中,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生态文明要求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3)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4)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问题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更大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使它不可能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自觉承担起改善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其思想孕育、理论形态形成与发展、成熟和完善,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格局,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至十八大十年间科学发展、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3.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1)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国经济建设面临两个突出矛盾:一是经济总量扩张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以及环境容量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的矛盾。如何有效缓解和克服两大矛盾?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做法,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战略,既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够在“人不敌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天人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进程中实现新的飞跃。(2)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目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障碍主要在于:一是政绩考核机制的扭曲,片面强调政绩考核的经济性;二是公众环境权益的受损,公众无法享受到足够良好的作为生存权之一的环境权和作为参与权之一的环境权。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下的政治建设,就是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干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和以公众为主体的社会机制的相互制衡,就是要构建以别无选择的强制性机制、权衡利弊的选择性机制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机制的相互协同。(3)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从一定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必然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文化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属于重叠关系。

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薄弱环节,是生态文化观念不够稳固。为此,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相吻合的生态文化观念,使包括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绿色技术观、绿色营销观等在内的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要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增强生态资源观念,优化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转变消费行为模式,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4)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

4.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1)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思想上,主要是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2)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在政策上,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3)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制度上,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4)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在行动上: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不断加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性、区域性环境保护活动。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5.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公正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1)公正就是要尊重自然权益实现生态公正,保障人的权益,实现社会公正。(2)高效就是要寻求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产系统具有低投入、无污染、高产出的经济效率和人类社会体系制度规范完善、运行平稳的社会效率。(3)和谐就是要谋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平和谐以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4)人文发展,就是要追求具有品质、品味、健康、尊严的崇高人格。

6.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四方面的内容。(1)生态意识文明。思想意识是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它指导人们的行动。以生态科学、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代表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建立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三个方面的内容。(2)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应该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类自身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3)生态制度文明。生态制度是指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中心,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是生态制度文明的外化,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4)生态产业文明。生态产业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产业的建设,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及环保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改革生产方式,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按照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污染以及更多劳动力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

7.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既是原始文明的开创者,也是农业文明的先行者。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这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农业生态学

1.农业生态学的定义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属于应用生态学的分支之一。

2.农业生态学的内涵

(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和管理途径等。(2)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科,并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3)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不仅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3.物种的生态特性

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农业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

4.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1)生态学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农业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与有害关系。从此便揭开了农业生态学发展的序幕。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由此,农业生态学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2)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农业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3)其后,有些博物学家认为农业生态学与普通博物学不同,具有定量的和动态的特点,他们把农业生态学视为博物学的理论科学;持生理学观点的农业生态学家认为农业生态学是普通生理学的分支,它与一般器官系统生理学不同,侧重在整体水平上探讨生命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事植物群落和动物行为工作的学者分别把农业生态学理解为生物群落的科学和环境条件影响下的动物行为科学;侧重进化观点的学者则把农业生态学解释为研究环境与生物进化关系的科学。(4)后来,在农业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5.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1)种群调节。在环境无明显变化的条件下,种群数量有保持稳定的趋势。一个种群所栖环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只能承载一定数量的生物,承载量接近饱和时,如果种群数量(密度)再增加,增长率则会下降乃至出现负值,使种群数量减少;而当种群数量(密度)减少到一定限度时,增长率会再度上升,最终使种群数量达到该环境允许的稳定水平,整个过程如此循环。对种群自然调节规律的研究可以指导生产实践。例如,制定合理的渔业捕捞量和林业采伐量,可保证在不伤及生物资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取得最佳产量。(2)种间关系。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任何物种都与其他物种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常见的有:一是食物链。在食物链中,居于相邻环节的两物种的数量比例有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如捕食者的生存依赖于被捕食者,其数量也受被捕食者的制约;而被捕食者的生存和数量也同样受捕食者的制约。两者间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二是竞争。物种间常因利用同一资源而发生竞争:如植物间争光、争空间、争水、争土壤养分;动物间争食物、争栖居地等。在长期进化中、竞争促进了物种的生态特性的分化,结果使竞争关系得到缓和,并使生物群落产生出一定的相对合理的结构。例如森林中既有高大喜阳的乔木,又有矮小耐阴的灌木,各得其所;林中动物或有昼出夜出之分,或有食性差异,互不相扰。三是互利共生。如地衣中菌藻相依为生,大型草食动物依赖胃肠道中寄生的微生物帮助消化以及蚁和蚜虫的共生关系等,都表现了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以上几种关系使生物群落表现出复杂而稳定的结构,即生态平衡,平衡的破坏常可能导致某种生物资源的永久性丧失。(3)循环再生。生态系统的代谢功能就是保持生命所需的物质不断地循环再生。阳光提供的能量驱动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既包括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生物间的营养传递和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也包括生命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物质形式的转换。物质循环的正常运行,要求一定的生态系统结构。随着生物的进化和扩散,环境中大量无机物质合成为生命物质,形成了广袤的森林、草原以及生息其中的飞禽走兽。一般说,发展中的生物群落的物质代谢是进多出少,而当群落成熟后代谢趋于平衡,进出大致相当。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须注意到物质代谢的规律。一方面,在生产中只能因势利导,合理开发生物资源,而不可只顾一时,竭泽而渔。目前世界上已有大面积农田因肥力减退未得到及时补偿而减产。另一方面,还应控制生态环境污染。由于大量有毒的工业废物进入生态环境,超越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降解和自净能力,因而造成毒物积累,损害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4)环境作用。生物进化就是生物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由环境输入并向其输出物质,而被生物改变的物质环境反过来又影响或选择生物,二者总是朝着相互适应的协同方向发展,即通常所说的正常的自然演替。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不少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损害了自身利益。如对某些自然资源的长期滥伐、滥捕、滥采造成资源短缺和枯竭,从而不能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大量的工业污染直接危害人类自身健康等,这些都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大自然受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反作用。

6.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分类

(1)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别分:有微生物农业生态学、植物农业生态学、动物农业生态学、人类农业生态学等;还可细分,如昆虫农业生态学、鱼类农业生态学等。(2)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有个体农业生态学、种群农业生态学、群落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学等。(3)按生物栖居的环境类别分:有陆地农业生态学和水域农业生态学;前者又可分为森林农业生态学、草原农业生态学、荒漠农业生态学等,后者可分为海洋农业生态学、湖沼农业生态学、河流农业生态学等;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植物根际农业生态学、肠道农业生态学等。(4)按农业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分:有数学农业生态学、化学农业生态学、物理农业生态学、地理农业生态学、经济农业生态学等。(5)按农业生态学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相结合分:有生理农业生态学、行为农业生态学、遗传农业生态学、进化农业生态学、古农业生态学等。(6)按农业生态学应用性分支学科分:有产业农业生态学、医学农业生态学、工业资源农业生态学、污染农业生态学(环境保护农业生态学)、城市农业生态学等。

7.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常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四方面的内容。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也能够维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它们的复杂性,同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8.农业生态学的三大定律

美国科学家小米勒研究归纳出农业生态学三大定律。(1)农业生态学第一定律。人类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这一定律是由G·哈定(G.Hardin)提出的,也称为多效应原理。(2)农业生态学第二定律。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又称相互联系原理。(3)农业生态学第三定律。人类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可称为勿干扰原理。

9.农业生态学流行的应用思路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思路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建立起人类社会组织,以自然能流为主,尽量减少人工附加能源,寻求以尽量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危机。(1)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协调社会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最根本的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和谐发展。事实上造成当代世界面临的空前严重的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就是以往人类对自然的错误认识。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凭借自认为先进的“高科技”试图主宰、征服自然,这种严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虽然带来了经济的飞跃,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却是不可弥补的。人类是生物界中的一分子,因此必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共同发展。(3)生态伦理。大量而随意地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资源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对后代和其他生物不负责任和不道德的发展模式。新型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应该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些人类行为不仅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从农业生态学中分化出来的产业农业生态学、恢复农业生态学以及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建设等,都是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推广的成果。在计算经济生产时,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生态价值观去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利用科技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破坏降低,同时倡导一种有利于物质良性循环的消费方式,即适可而止、持续、健康的消费观。

二、工业生态学

1.工业生态学的定义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工业系统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学科。工业生态学又称产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2.工业生态学的内涵

一般情况下,对开放系统的运作规律通过人工过程进行干预和改变,在其开放系统中,资源和资金经过一系列的运作,最终结果是变成废物垃圾。而工业生态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把开放系统变成循环的封闭系统,使废物转为新的资源并加入新一轮的系统运行过程中。它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自诞生10多年来,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均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3.工业生态学的特征及趋势

(1)工业生态学领域开始社群化。目前已经出现了两大子群,即专注于物质流分析的Conaccount分会和专注于生态工业发展的Eco—IndustrialDevelopment分会。同时,工业生态学学会还设有学生专区。(2)发达国家占据工业生态学领域的主导地位,且欧、美、日三足鼎立的格局日益明显。其中,美国强于概念体系、理论构建和全球视野,欧洲强于大项目主导和系统实践,日本则精于刻画并着眼于亚洲视角。(3)工业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仍然比较模糊。社会物质代谢和生态工业发展成为学科的主体构成,但前者偏于还原视角,后者理论建构不足。(4)应用性在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城市代谢、节能减排与气候变化等,都成为了工业生态学应用的热点领域。

4.工业生态学是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

1989年9月,美国通用公司研究部副总裁Robert Frosch和负责发动机研究的Nicolas Gallopoulos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的文章正式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生态学把整个工业系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待,认为工业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的简单叠加关系,而是可以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那样循环运行,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相互连接的网络系统。因此,可以说,工业生态学成了后来生态工业勃然兴起的理论基础。

5.工业生态学指导建立工业生态系统

工业生态学通过“供给链网”(类似食物链网)分析和物料平衡核算等方法,分析系统结构变化,进行功能模拟和分析产业流(输入流、产出流)来研究工业生态系统的代谢机制和控制方法。工业生态学的思想包含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系统观,即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不应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产品制造、产品使用以及产品用后处理。系统分析是产业生态学的核心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代谢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是目前工业生态学中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工业生态学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考察工业代谢过程,也即从取自环境到返回环境的物质转化全过程,研究工业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以研究调整、改进当前工业生态链结构的原则和方法,建立新的物质闭路循环,使工业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兼容并持久生存下去。

6.工业生态学的发展现状

工业生态学不会孤立地把工业化系统(如一个工厂,某一产业,某个国家甚至是全球经济)从生物圈中分离出来,而是把它们当作整个系统的一个特殊案例,只不过这一案例是基于资本的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既然自然系统可以没有浪费,也可以把工业系统依照自然系统一样变得可持续发展。

与更为常规的节能或者节约资源的目标相同,工业生态要求严格按照需求经济的原则重新定义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它也是自然资本主义的四个目标之一。这种理论不鼓励那种源自对未来无知态度的“不涉及道德的消费”行为,它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去评价自然资源,更依赖于指导性与教育性资源去设计和维护每个单一的工业系统。

近年来工业生态学领域的科学理论发展相当迅速,1997年的《工业生态学期刊》,2001年的《国际工业生态学学会》以及2004年的《工业生态学发展》杂志共同使工业生态学在国际科学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三、金融生态学

1.金融生态学的定义

金融生态学是国际著名金融专家丁大卫教授创立的现代金融学和金融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枝,是一门从生态的角度研究金融规律的学科,更确切地说,是一门研究金融生态规律的学科,并与会计原理学、财务管理学、金融树体系、金融科学、金融定律、系统金融学等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学和金融科学体系的核心。它从生态的角度研究探索金融的起源与来龙去脉,并研究所有金融资产、产品、市场、体系等金融要素及现象产生和变化的环境与背景,从中找出特点和规律。

金融生态学也称金融生存状态学和金融环境学。

2.金融生态学的核心

金融生态学的核心是金融树体系。事实证明,金融的属性、表现形式、运转规律、逻辑性、系统性、生态性、物理性、流动性、全维性、数理性、来龙去脉、变化规律、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和作用等一切的一切同树如出一辙,因此,金融就是树!树是地球法则的集大成者。“金融树”通过树,揭示了金融发展变化的唯一客观规律。金融树乃金融规律的集大成者。所有金融危机都是人为的,都不应该发生,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人类掌握金融的基本规律之前,金融危机是难以避免的。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违背了树的原则和规律,金融危机就一定会发生。

万物皆有规律,生物发展有其生态规律,同样,金融发展也有其生态规律。通过金融树体系、系统金融学、金融生态学和金融科学等,看似错综复杂、缤纷凌乱的金融世界其实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并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

3.金融发展的生态规律

(1)如果以土地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是树根,以商品为主的工业社会是树干,那么以金融资产为主的金融社会就是树冠。由于越往上流动性越强,因此只有树根扎牢了,树干才能长得结实,只有树干长得结实,才能枝叶繁茂,只有根深叶茂,才能硕果累累,这就是金融发展的生态规律。(2)劳动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础、最有意义的活动。人类的早期劳动主要是从事与土地相关的活动,称之为农业社会、农业经济。然而,地球是收敛性的,也就是说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循环。人类不可能全部都永久地从事农业经济,人类必须谋求新的劳动形式和获取价值的方式。现在人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和金融、信息社会。(3)伴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金融,作为价值本身、价值载体、价值流通的形式和获取价值的工具,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也就是说,金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离开了金融,现代人类社会就无法发展。(4)金融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固有的。金融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金融产品是由农业产品、工业产品衍生而来。然而绝大多数的世人并不知道金融是从哪里来,金融的根基是什么,以至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引发金融危机,重创实体经济。

4.金融生态的概念

金融生态是指对金融的生态特征和规律的系统性抽象,本质反映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金融生态理论的提出的主要诱因是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生态系统失衡。这一状态如果不果断地加以改变,将威胁金融业的稳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

5.金融生态是一个仿生概念

(1)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经济学辞典中很难找到类似术语。在国内,周小川博士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上海证券报独家首发《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核心内容——城市金融生态分析框架。(2)通常所称生态环境,主要是生物学上的概念,系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并间接地、潜在地、长期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依照这样的表述,一般事物的生态包含了系统内以及系统间各种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有机链。如果把金融看作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那么,金融生态就是由金融子系统和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系统所组成的生态链,这个生态链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3)正如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由其自身条件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二者共同决定的一样,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其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一方面要以自身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中既包括宏观的经济大环境,也包括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4)通常讲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指金融机构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金融环境,包括与金融机构实现利益和规避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客户企业改革、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5)金融生态是一个比喻,它指的主要不是金融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影响金融生态的要素:从社会经济系统角度考察,大体可归纳为体制性、基础性、环境性三类因素。

6.保护金融生态与维护金融稳定

(1)自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3年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以后,引发了金融经济界广泛的讨论。他在2005年初的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把促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2)将生态概念引伸到金融领域,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项创造性成果,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金融和经济工作中,人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金融生态的真谛,从生态的角度观察和理解金融现象,寻求保护金融生态的思路和措施。(3)涓涓细流汇江河。经过几年的大讨论,金融生态思想日趋成熟,一些保护金融生态的措施和办法不断地被运用于我国的金融实践,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金融生态理论和实践体系正在形成和不断地完善。

7.金融生态的内涵

(1)环境观。这一观点来自于早期的生态经济学观点。(2)结合观。认为金融生态是金融与生态的结合,这种观点来自于那种认为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边缘学科的观点。(3)仿生观。这一观点来自于生态经济学是借鉴生态学的观点。(4)经济生态观。这种观点认为金融本身就是一种生态,这种观点基于经济生态学,或者说经济演化理论。

8.金融生态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自然选择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在现行的金融系统中,非人格化的市场力量将保证那些实现正利润的金融企业存活下来,而亏损者将消失。那些能够获得正利润的金融企业将会想方设法兴旺和繁荣,倘若不成功,这样做的金融企业或迟或早将会被市场清除。对于金融企业而言,采取各种形式有意识的适应性行为是相当理性的,其中一种就是模仿。例如全成本定价规则,就是对所观察到的成功加以模仿的结果。模仿并不必然导致与现行行为模式的一致,当模仿的努力失败时,新的模式就会出现,从而模仿可以导致创新。在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中,由于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各种相应的救助和风险控制手段不配套,金融企业的退出机制失效,使市场的自发的力量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一方面阻挠了好的金融企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模仿创新消失。(2)清晰的金融产权是金融生态的基础。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导致不同的奖惩结构,从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单个产权越完备,越倾向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监督者是剩余索取者,也就是说,给予企业家一种新的产权,新的产权使得源于团队生产中的偷懒问题的“外部性”内部化了。结果,资源的使用和分配就更有效率了。如果公司的经营还是低效率的,那么它就会被那些认为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公司的人所收购。经济组织有着节约交易费用的主要目的和效果。治理结构和交易之间以一种影响交易费用节约结果的方式联系在一起。(3)金融生态中存在着双重机制。即适应性学习机制(也叫复制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自然选择”中预设个体停滞,而适应性学习机制里,一个产业的主观欲望水平可能与企业一样多,而且,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为规则产生了不满意的结果,它可以通过降低欲望水平来避免“死亡”。因此,欲望水平可能会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企业确实被诱导去搜寻盈利性的惯性,而且它们确实在选择之前有充足的时间去寻找,那么适应性学习和自然选择机制将会彼此互相强化。在和谐的相互作用中,这两种机制将会使一个产业趋于一个新的“正统的”均衡。(4)金融生态有三种不同稳定策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稳定策略、哈耶克的文化稳定策略、发展稳定策略。这三种策略的优化组合,对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十分重要。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利润最大化的模式是自然稳定策略;通过“模仿和复制”的适应性学习实现的稳定状态叫文化稳定策略;当人类和动物通过试错法学习特定类型的行为时,叫发展稳定策略,我国改革开放的稳定策略显然是发展稳定策略。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以及与之相关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在演化时间里发生作用;文化演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稳定策略,在历史时间里发生作用;个体试着学习以及与之相关的发展稳定策略概念,在发展的时间里发生作用。我国的金融稳定策略要及时地由单一的发展稳定策略,向三种稳定策略搭配使用。

9.金融系统生态平衡原则

(1)金融生态的均衡机制是价格系统通过价格的变动和传导,经济体相互发生作用,在价值总量上实现总需求和总供求的平衡。金融生态平衡原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金融生态失衡表现在价格机制上,一是金融市场的发现功能失效,使价格背离价值,产生所谓泡沫经济;二是价格的人为管制使价值分配在各经济体上分布不均,影响自然选择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微观活力;三是价格的结构性失衡会引起金融生态的恶化,使金融发展出现结构性倾斜。因此,宏观调控要针对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区别对待地进行调节。(2)金融业一旦发生产权模糊,企业、市场、政府的边界不清,相应的就会出现经济体或者政府越过生态边界,占有其他经济体的功能或价值,原有的生态均衡就会被打破,这种越位的“物种”要么自身消失,要么灭掉其他经济体。物种的边界是被严格界定的,这种界定是生态平衡的基础,没有这种界定一切都将不存在,就像经济中的产权一样,没有产权的界定任何经济体将不存在。这一定义一旦打破,物种发生异化,原有的规则将失效,生态失衡,大系统发生连锁反应,混乱与不稳定将发生。例如食草动物异化为食肉动物,食肉动物异化为食草动物。如果狮子吃草,兔子将恐慌。因为兔子吃草,排他性使得狮子不容兔子再吃草了,杀死兔子不是为了食肉,而是为了使之灭亡。这就像政府经营企业一样,企业一定会恐慌,因为政府的企业不一定要吃掉企业,而是要占领他们的份额。(3)物种异化将打破生态平衡。异化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创新式良性异化,一种是变种式的恶性异化,要正确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异化。金融生态平衡包括反垄断和个别物种内部的平衡,内部均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发生癌变。如新陈代谢是金融生态的一种动态的均衡机制,这种均衡被打破的结果,将阻碍创新,生态发生恶化。

10.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要求

金融生态的良性循环要求厘清市场、政府和法律的边界,防止金融生态不同系统的变异。(1)市场的边界在于市场失灵和市场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市场失灵主要指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内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等,在这些情况下,市场效率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需要政府和法律的介入;市场固有的局限性是指市场与生俱来的信息不充分问题、交易成本、有效需求局限、“稀缺性幻觉”和机会价值,这些局限性的存在使市场本身就需要政府和法律的介入。金融生态系统不单是一个市场的秩序,它还是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的“子系统”,因此,金融生态必须服从于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规律。(2)法律的任务一是要明确金融生态的边界,对现有的金融生态平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如产权、市场规则等。法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市场存在的前提,因为它严格界定各种市场系统的边界;二是法律要完成市场不能完成的经济功能,消除市场失灵和市场有限性对金融业的影响。政府也有两个基本职能,一是在市场内部消除市场自身的局限性,从事监管和宏观调控职能,二是完善金融生态系统的社会功能和自然功能。从分工上讲,法律是针对稳定性的、系统性的“共同选择”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而政府是针对临时的、短期的、非普遍性的、局部的市场边界以外的问题,两者是可以转化的。(3)从金融生态的角度讲,市场、法律和政府是三个不同的生态系统,根据物种边界清晰的要求,各系统的职责一定要明确。如果三者的边界模糊,就可能使市场、政府和法律发生异化,在出现变种性恶性异化的情况下,金融的生态平衡将被打破,引起金融生态系统的紊乱,出现金融不稳定。在金融改革中,凡是牵涉到权利和义务的改革都必须事先进行法律规范,否则就会出现系统性混乱、细胞异化、物种混淆,发生“癌变”。例如,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由于改革要改变原有的产权边界,牵涉到各方的经济利益,很多规则和程序必须由法律来界定,必须有法律的事先介入,实际操作中忽视了这一条,将给改革留下很多隐患,最终根据生态均衡的原则,改革还会回到原点。

11.信息是金融生态系统的阳光

它不仅为金融生态提供生长的能量,还是金融生态系统的“照明工程”,没有信息和信用,金融生态将归于黑暗,金融企业也将消失。

从信息论的角度讲,信用就是有用的信息。信息能够发现价值并创造价值。只有有用的信息增加,信用才能增加,金融生态才良性发展。

在自发秩序下,信息主要是由市场发现的。哈耶克认为,在市场中,人们的认识是分散的,是通过市场自发的力量发现了这些认识,并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市场愈发达,信息愈充分。在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市场上,信息并不是充分的,加上市场本身会出现失灵和市场固有的局限性,金融市场呈现昏暗状态,市场发现信息的功能难以发挥,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差。

因此,要改善金融生态的信用状况,需要金融生态系统的有机配合,一是要加强金融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强化会计准则管理,严格信息披露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信息发现功能。二是要加强立法,严格界定各种信用边界,加大对提供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三是金融机构要在金融生态中形成征信和授信的良性循环系统,形成自发的信用增强机制。四是政府部门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强社会信用管理和监督。

12.金融生态系统是经济生态的血液循环系统

一方面,金融生态的特征和规律服从于经济生态规律的原则,另一方面金融生态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输送各种价值要素。

经济体通过货币流动配置资源。货币对于经济体而言就如人体的血液一样把各种要素输入经济的各个环节和部位,使经济体健康发展。货币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总是从收益低的部分流向收益高的部分,货币从生产力高端流向生产力低端有利于生产力总体水平的提高。违反货币流动的资源配置规律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如我国农业的“二元”结构问题,由于在城乡之间出现了血液流动的梗阻,生产力要素无法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村生产力呈“扁平状”,无法提高。非洲经济的发展史充分地证明了违反货币流动规律将是长期的贫困。

市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内部性、外部性等问题上,更进一步地讲,市场还会出现“效用失真”等问题,从而使资金流动出现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调度资金。因此,政府调度资金的多少不是衡量金融效率的标准,其标准是能否实现经济金融在市场、社会和自然三个空间中的最优目标。正因为我国金融一体化程度不高,甚至出现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倒退,才需要政府的介入来提高资金效率,解决市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的中西部资金流动中,要对生产力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研究,提高政府的信息生产能力和识别能力,当政府的信息优于市场时,政府的调控才具有意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